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贵州轮胎:智能化+信息化 提质增效添动力

时间:2021.05.13 字号

技术创新是贵州推动工业大突破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之一。作为一家老牌国有企业,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以生产线的智能升级和大数据的分析运用为重点,推动生产提质增效,企业转型发展再添新动能。

8台机械手同步开启,20多辆自动导引运输车来回穿梭,如今的贵州轮胎半部件生产车间已经成为了“无人工厂”。作为贵州轮胎全钢三期项目,该车间投入超过20亿元,智能化设备使用率达到80%左右。今年9月份达产后,预计轮胎产量将达到300万条。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载重子午胎分公司工程部总监倪建国接受动静记者采访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载重子午胎分公司工程部总监倪建国告诉记者,以前胎圈成型5道工序都是通过手工进行操作,精度比较差,效率比较低。现在通过机器人把它衔接起来,生产一个胎圈在25秒左右,效率上提升了400%左右。

贵州轮胎不仅通过智能化升级,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巨大提升,还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让生产计划更加精细。

利用自主研发的“生产全流程智能管控系统”,企业改变了人工排产的方式,精准匹配订单需求和生产要素,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子午胎分公司生产部总监袁艺接受动静记者采访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子午胎分公司生产部总监袁艺说:“我们每天半部件的种类都在900种以上,人工盘点不准,耗时也非常长,以前就导致生产线一边在等计划,一边在又在盘点,效率也受到影响。通过这套系统,我们每天只需要把订单提交,系统就根据我们的后工序的需求,自动分解到每条生产线,对排产人员的工作量有很大的降低。”

实现新型工业化,需要推动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2020年,贵州轮胎就投入研发资金2亿多元,运用大数据分析系统,汇总客户需求、市场信息、历史测试数据等,进行模型化设计,研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轮胎产品。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全钢产品技术中心副主任张甲接受动静记者采访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全钢产品技术中心副主任张甲介绍说:“当接到一个新产品的时候,通过大数据的归拢,是什么样的花纹、结构、配方,我们就把这个经验数据提炼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设计链。以前一个产品从研发设计到投向市场要半年以上,现在我们的速度最快不到一个月就可以出来。”

新型工业化不仅是信息化、智能化的应用,也体现在工业与信息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现在,贵州轮胎正通过自主研发的状态数据采集设备以及云服务平台,为客户实时提供轮胎的状态监测服务和数据化管理。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国内销售部市场部部长张浩接受动静记者采访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国内销售部市场部部长张浩说:“从轮胎的安装、使用,到生命周期结束,我们有一套算法。通过大数据平台,把相关数据传输到销售、研发、生产部门,来做销售决策、技术研发的调整。贵州轮胎从原来传统的产品制造和销售商,已经转型为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以市场为导向的、解决方案式的服务提供商。”

在信息化、智能化改造的推动下,今年一季度,贵州轮胎实现营业总收入17亿元,利润1.3亿元。而随着越南项目的推进,贵州轮胎正向一个国际化的企业不断迈进。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蒲晓波接受动静记者采访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蒲晓波告诉记者:“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础,倒逼我们改变我们的行为、组织方式、模式。信息化技术改造带来的效益是非常明显的。越南项目作为我们第一个走出去的项目,土建项目完成了90%,设备安装大概在80%,争取在今年6月份进入试生产的状态。一定要对标国际标准、对标国际先进行业,建设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企业。”

文章来源:贵州新闻联播